全国  [切换城市]
  • 物流

    物流,定义为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查看全部内容

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日期:2020-05-15 15:33:12    来源:T云

行业情况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体。作为物流系统的输入就是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配送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以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2012年1-5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1%,增幅比1-4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下半年中国物流运行缓中趋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1%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12%左右。2012年,美债危机警报拉响,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扩散。至第三季度,七大工业国和金砖国家的进口环比下降1%,出口增幅也出现大幅下滑。
  技术方面
  物流系统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技术。
  上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的制造者和分销商继续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产品定单更小、更频繁,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且更加用户化和服务价值升高等。经营者们必须使工厂的运行适应定单的混合、更短的定单周转时间和更高的生产能力。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适应不断提高要求的库存管理、运行的柔性以及各种过程集成的程度。在供应链中集中对一些过程进行转移、结合或消除,使得工厂以及仓库的物流和信息流更加有效。在这些变化的要求下现代物流技术从各个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从广义上讲,物流泛指物质实体及其载体的场所(或位置)的转移和时间占用,即指物质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它是在生产和消费从时间和空间上被分离并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为有机地衔接“供”和“需”,保证社会生产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物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合理化,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
  发展至今,物流系统是典型的现代机械电子相结合的系统。现代物流系统由半自动化、自动化以至具有一定智能的物流设备和计算机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统组成。任何一种物流设备都必须接受物流系统计算机的管理控制,接受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其规定的动作,反馈动作执行的情况或当前所处的状况。智能程度较高的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识别路径和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
  现代物流设备是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机械学科发展来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从物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来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采用是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仿真技术的应用使物流系统设计处于更高的水平。物流已经成为并行工程的基础和CIMS的组成部分。
  分析要点编辑
  物流系统分析是一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现代科学方法,虽然已在很多领域采用并取得显着成效,但是实际情况下,并不是任何物流系统都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因为要考虑到经济与时效等因素。为此,在采用物流系统分析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系统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贯穿在物流系统规划、运行评价、优化改善的全过程中。因为物流系统分析的总目标就是寻找物流系统的比较好途径,而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它所处的外界环境及其内部构成都不断地变化和运动,系统分析就要抓住这些信息,总结和归纳出这些特征,找到系统达到效益比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只是有物流系统存在运行,物流系统分析工作就是时时刻刻地进行。总之,物流系统分析需要有高度能力的分析人员辛勤而漫长的工作。
  (2)物流系统分析虽然对制定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它不能完成代替想象力、经验和判断力。物流系统分析只能是将研究问题运用数学的方法或模型,推解出相优化的备选方案。在将现实问题归纳成数字模型的过程中,必然舍去了一些无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对系统的实际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当管理者进行选择或决策时,必然要运用自己的经验、想象或直觉进行综合判断。
  (3)物流系统分析基本上是考虑经济、效益等目标,或者说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任何问题,通常均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应用物流系统分析研究问题,应对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计算出全部费用,然后再进行比较。但在决策时又要注意费用**少的方案,不一定是比较好选择,因为选择比较好方案的着眼点,不在“省钱”,而是“有效”。